课本里的镇馆之宝(3)——从“宝黛初会”看清代贵族bt体育男子礼服

  清朝贵族服饰       |      2023-04-02 03:34:13

  bt体育《红楼梦》是一部小说,过去说小说有四要素: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、事件。现在叫三要素了:人物、环境、情节。就是说描写特定的人物,在特定的社会环境里所发生的故事。

  不管怎么说,“人物”是一篇小说的灵魂。像《红楼梦》这样的小说,有众多的人物,各个阶层,构成完整的社会结构。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社会背景,有自己的独特个性特征。这些人物怎么区别?比如说一样都是男性角色,年龄相当,属于同一个环境空间,彼此能够得着的,这样的人物怎么区别?宝玉、薛蟠、柳湘莲,怎么区别?

  一个人物要说自己该说的话,有自己的思想,做自己该做的事,当然也就包括穿自己该穿的衣服。宝玉作为《红楼梦》第一男主角,年少的贵族公子,书里对他的面貌有过很多描写:什么面若中秋之月,色如春晓之花。还有眉如墨画、面如桃瓣。面如敷粉、唇若施脂。等等。宝玉的个性又十分鲜明独特,与众不同。在他的父母看来他很叛逆,我们现在说是反封建。同时宝玉又是那种有天然风韵、万种情思的贵族公子,对于女性十分尊重、充满柔情。他还总有别致的心思,讲究枫露茶怎么喝,胭脂的制作方法,赞同黛玉葬花的行为艺术等等。

  所以在书里,生活在温柔富乡的宝玉,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,天天饮酒诗会、下棋弹琴,这样的宝玉服饰是什么样。宝黛初会这个情节是宝玉的第一次重磅出场,明写,服饰也是重点写的。这一场里宝玉有两套装束,一套正装,一套便装。

  黛玉来的时候宝玉不在家,后来从外面回来,按规矩回来要先见贾母,这时候穿的是正装。“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,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,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,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,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,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。”

  宝玉见了贾母后,贾母让宝玉再去见他的母亲王夫人。等宝玉见过了王夫人,再回贾母这边来就换了衣服。书里说:一时回来,再看,已换了冠带: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,都结成小辫,红丝结束,共攒至顶中胎发,总编一根大辫,黑亮如漆,从顶至梢,一串四颗大珠,用金八宝坠角,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,仍旧带着项圈,宝玉,寄名锁,护身符等物,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,锦边弹墨袜,厚底大红鞋。

  贾母就说宝玉:你还没见外客,怎么就先脱衣裳了?外客是指初来乍到的林黛玉。按理说这是姑表兄妹第一次正式见面,所以贾母觉得应该穿着正装,不应该穿着家常便装,就是居家服一类。

  我们可以把这两套服饰对比来看看。这套正装从头到脚都很完整。头上束发戴冠,这说明两个问题:第一宝玉出门应酬,发式是成年人的发式。第二他戴的是嵌宝紫金冠是小冠。未成年的儿童称为“垂髫”,因为儿童不束发,头发是自然下垂的。到了成年,才束发戴冠,在周代要专门举行冠礼,说明已经是成年人了。

  什么是“小冠”?顾名思义就是“小”,不是像帽子一样扣在头上那种。宝玉戴了抹额,勒在额头上的,说明他头的上戴的就是“小冠”,不然没办法戴抹额。小冠就是一种束发冠。束发有发髻,用小冠把发髻罩在里面,不露出来。

  中国国家博物馆有明代的水晶七梁冠,就是专门的束发冠。宝玉戴的小冠就是这种。电视剧里也有仿小冠的服饰,老版《三国演义》里的周瑜很多时候就是小冠,bt体育《琅琊榜》里的梅长苏、靖王都戴过小冠。魏晋时期的男子装束,崇尚冠小而衣裳博大,显得风流倜傥。小冠刚开始不是什么正式装束,是居家休闲的服饰。但是到了《红楼梦》里宝玉这儿,就成了出门的正式装束。

  宝玉的那套便装就不戴冠了,头发也放下来了,不再是束发,梳成了辫子,这是居家的发式,比较轻松随意。头上虽然也加了大珍珠、金坠角之类,这都是装饰。既没有包头巾,也没有任何的冠帽,这叫“科头”,就很随意了。

  宝玉出门的正装,里面穿的是“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”,外面是一件“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”。“箭袖”其实就是马蹄袖。看清朝电视剧都看过,这种袖子很窄,裹在手臂上,在袖口上有一个多出来的部分叫袖盖,这个袖盖可以挽上去,也可以翻下来,翻下来的时候盖住手背,形状就像马蹄,所以叫“马蹄袖”。

  在这里说宝玉穿着箭袖,是指他穿了一件袖子是箭袖的衣服,这种衣服也叫箭衣。箭衣在明代是骑射穿的衣服,平时不穿,bt体育而且也没有那么普及。但是到了清代,箭袖就非常普及了,bt体育连礼服都是箭袖。正装都是箭袖,所以宝玉外出应酬穿的正装也是箭袖。《红楼梦》里不只一次写到宝玉穿箭袖。箭袖是长袍,长可至足,四开气,非常方便行动、骑马什么的。但宝玉在初会里穿的这件箭袖显然不是劳动或是骑射这些时候穿的,这是一件非常华贵的箭袖,张扬热烈到了极点。“二色金”指的是两种金色的金线:深色的金线和浅色的金线。用深、浅两种不同金色绣出许多的蝴蝶穿花而过,bt体育绣在大红的底色缎子上,仔细一想就知道是多么立体生动的图案。

  87版电视剧里宝玉出场穿的是一身大红色,其实按书里的描写不是这样的。宝玉在刚才说的这个大红箭袖外面,还穿了一件“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”。就是在箭袖这件长衣外面还穿了一件外套,没有长衣那么长,褂子。褂子可能是短的,比如马褂。也可能是长褂,比如故宫里有清代的袷褂,长度相当于我们现在穿的半长的大衣。但箭衣是长可至足的,所以底下的部分会露在褂子外面。

  宝宝这件褂子的颜色是“石青”,石青是一种很深的深蓝色,猛一看和黑色差不多。也就是说宝玉当时的衣服从色彩上来说主体是石青色,下面露出红色。这件石青褂上有“起花八团”。就是刺绣的花卉图案,一团一团的花卉,有八团。刺绣的,团花就是凸出的,所以叫起花。这八团前胸一团,相应的后背一团,左肩一团,右肩一团。前摆和后摆左、右角都分别有一团。这件褂子的下摆还有穗子,所以叫排穗褂。这件石青八团起花排穗褂是典型的清代贵族男子正装服饰,礼服类的。

  宝玉离开一趟再回来就换了身衣服,为什么说是换了家常便服呢?不是刚才的衣服了,换了袄和裤子。家常的半旧大袄。袄是明清时期非常流行的一种常服,男女都能穿。袄本来是穿在里面的,外面还有长衣。清代的袄子有棉的也有夹的,就是家常的便衣。宝玉穿的这个大袄肯定不是很短,差不多在膝盖这个长度,所以才说下面“半露”着裤腿。这身家常衣服倒不是奇在款式,主要是颜色是撞色。

  大袄是银红的,裤子是松花色。银红是一种很灿烂的颜色。记不记得贾母曾经挑了一种银红的软烟罗给黛玉做糊窗户的纱。这种银红的软烟罗又有一个独有的名字叫“霞影纱”。像朝霞一样被火红的太阳照耀,透着光泽,一种介于大红和粉红之间又绝不是大红也不是粉红的颜色。

  银红的大袄配秋香色裤子。“秋香色”是中国传统的颜色。秋香色好像正是秋天的秋色,草木不像春天的新绿,也不像夏天的碧绿,是一种杂夹着黄绿的带着秋的气息的颜色。宝玉这身家常衣服大体上可以理解为红配绿。

  还有就是鞋。配正装的是“青缎粉底小朝靴”。靴子是长筒的鞋,这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服饰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,开始学游牧民族穿靴子。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,改革衣冠,倡行穿履不穿靴。但是靴子后来逐渐成为正式的礼服必备。唐宋官员都穿靴子,庶民也穿靴子。明清时期靴子成为等级服饰的标志。清代的男子正装穿靴子,便服穿鞋。靴子一般是冬天青绒靴,春秋青缎靴。庶民只能穿布靴。

  宝玉配常服的就换成了厚底大红鞋。这就是一种家常的便鞋了。有的时候会说趿着鞋,这就是当拖鞋穿了。bt体育

  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

  出生人口超100万,常住人口40年来却首次下降!人口第一大省如何“回血”?

  团结奋进,创造新的伟业——习同出席2023年全国两会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共商国是纪实